正月十五鬧元宵,元宵節(jié)承載著千年傳統(tǒng)文化,賞花燈、猜燈謎等習俗延續(xù)至今,佳節(jié)家人團圓聚餐更是這天的傳統(tǒng)。夜色漸濃,盞盞花燈下,一家人圍坐一席,共享美酒美饌,是味蕾的享受,更是親情的傳遞。
文、圖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通訊員古惠瑩、梁成偉
海鮮大餐 廣府之味
元宵團圓餐桌上,必少不得海鮮大餐?;洸藥煾瞪瞄L運用廣州人熟悉的調味與醬料,賦予全球海鮮廣府之味。位于番禺的合玉軒餐廳,其主理師傅劉存雙近來研發(fā)了不少融合廣府風味的海鮮菜肴,正是元宵團圓大餐不錯的選擇。
波士頓龍蝦改刀塊狀,與其搭配的是黃金醬,十分惹味。黃金醬乃劉師傅的自制醬,以海南黃燈籠椒、生熟蒜等制作而成,主打咸鮮,帶有少許辣味,與龍蝦的鮮甜十分相襯。劉師傅還用西班牙黑豚肉,加鮮蝦打成膠,做成肉餅,墊于龍蝦底部,肉餅吸收了龍蝦與醬汁的滋味,鮮香可口。這道“硬菜”還融合了粵點心元素蝦餃,將菜式與點心充分結合。蝦餃皮中,加入紅蘿卜、菠菜,線條分明,其內是生拆蝦、筍粒等。
陳皮豉蒜菜脯蒸大黃魚
陳皮豉蒜菜脯蒸大黃魚是融合本土與外來食材的創(chuàng)意菜品。大黃魚從東海而來,其肥美肉質受到廣州消費者喜愛。劉師傅用粵菜方法來烹調,采用潮州10年老菜脯、老陳皮以及豉汁蒜蓉調和而成的醬來蒸大黃魚。
金沙汁焗海螺是劉師傅的拿獎菜肴。劉師傅特別選取個頭適中的海螺,皮脆肉滑,口感剛好。他用咸蛋黃、新鮮海膽以及卡夫醬,再加上秘制醬料,制成金沙醬,將其置于海螺肉上,放入焗爐焗12分鐘而成。
另外,還有魚子醬脆皮黃玉參、紅梅金華釀玉帶兩道手工菜肴,前者是以中式脆皮海參配西式歐芹醬,后者用鰻魚膠加蝦膠混合釀入新鮮帶子,煎至金黃色后淋上新奇士橙汁,開胃得很。
瑤柱冷泡雞
冷泡雞掀起“舌尖之舞”
無雞不成宴,團圓的餐桌上定然少不了一只靚雞。琶洲的中國元素中餐廳里,中餐行政總廚曹錦明師傅精心炮制的瑤柱冷泡雞,打破傳統(tǒng)熱菜的做法,嚴選生長期為170~180天的荔枝園土雞,采用冷泡烹飪技法。曹師傅用雞肉、雞骨架搭配瑤柱精心熬制鮮汁,冷卻后浸入慢煮好的土雞,讓雞肉充分吸收瑤柱湯的鮮美。
花雕青檸醉蝦
飽滿緊實、個頭碩大的羅氏蝦,曹師傅用“青檸花雕醉”的方式來演繹。他巧妙地將青檸的香氣融入其中,果香為這道菜注入清新感。隨后,將羅氏蝦放入花雕酒中充分浸泡約4~6個小時,酒香緩緩滲透進蝦肉的每一絲紋理,使其入味。當蝦肉的Q彈遇上花雕酒的醇厚芳香,兩者相互交融,碰撞出奇妙火花,口感層次愈發(fā)豐富濃郁,每一口都令人陶醉。
火焰雪龍牛肋排將團圓宴推向高潮,一開始便開啟舌尖和視覺盛宴。師傅精選肉質脂肪分布均勻的雪龍牛肋排,經十余種香料鹵制,經過煎、烤等多道工序,鎖住鮮嫩多汁口感。吸引眼球的是白蘭地點燃的瞬間火焰,酒香與肉香激烈碰撞。咬下一口,外皮焦香,內部軟嫩,蔬菜湯汁的醇厚風味與牛肉本味完美融合。
煙熏三文魚“撈起”
歐陸風的“撈起”風味獨特
若是不愿拘泥于傳統(tǒng),不妨試試融合歐陸風味的粵式團圓美饌,在廣州卓美亞酒店的斯塞爾西餐廳內,元宵佳節(jié)將推出中西融合的節(jié)日風味盛宴。
“撈起”是廣府團圓時節(jié)的吉祥好菜,而此處的“撈起”頗有特色,將煙熏三文魚與開心果結合,三文魚散發(fā)出獨特的煙熏香氣,搭配香脆的開心果碎,增添層次口感。
在雞的菜品上,廚師將經典的脆皮雞與濃郁的瑪莎拉咖喱相結合,烹制成“瑪莎拉咖喱脆皮雞”,雞肉外皮經過精心炸制,酥脆可口??оu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,濃厚的香氣與雞肉的鮮美相互交融,帶來一種獨特的風味體驗。搭配香米或面餅,完美吸收咖喱的精華。金湯味菜煮鯛魚則展現了中式清湯的精髓與西方烹飪的細膩,鯛魚在金湯中慢煮,湯底采用雞骨熬制,加入多種香料和蔬菜,湯色金黃,味道鮮美。
澳大利亞和牛金蠔煲仔飯
傳統(tǒng)廣式煲仔飯多數加臘味,而這家餐廳另辟蹊徑,將澳大利亞和牛的鮮美與金蠔的海味相結合,米飯在鍋中慢慢吸收肉汁和海鮮的精華,香氣四溢。和牛切片經過輕微的調味,保持原汁原味,金蠔增添海洋的鮮甜,色香味俱全。
(編輯: 吳嘉祺)